遇到问题,一把手都要懂这3个工作方法
当下,怎样提升领导力来高效决策、凝聚团队、驾驭复杂局面,是每位企业家和创业者面临的重大课题。
是墨守成规,还是随机应变?是锋芒毕露,还是以柔克刚?
在中华传统智慧里,有“度”、“权”、“和”这三个字,它不止是古人的处世哲学,更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“内功心法”。
今天,我们就用刘邦任命韩信、乔致庸烧账本等古今鲜活的案例,全面拆解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分寸、灵活变通、刚柔并济以“成事”。
希望今天的内容,对你有所启发。
一个人做人做事,要讲工作方法,这个工作方法本质是“守正”,“正”跟道有点相通,合乎大道才叫“正”。
古人有一句话叫“大德不逾限,小德出入,可也。”这话是说:大的问题上不要出格出差错,小的问题就不要太拘泥了,小的问题往往是跟面子有关的问题、无伤大雅的问题,要懂得变通,懂得取舍。
遇到问题,关于领导力的守正方法,我就把它总结为三个字:度、权、和。一般的问题按规则做,如果规则不能管住的问题,你就把这三个字记住了。
度(分寸):做事要把握分寸,吃饭也是这样,不是吃的越多越好,生意也不是做得越大越好。
这个问题就涉及人生的价值观,尤其是年轻人,无论是干事业还是享受生活,都有大好的年华。
权(变通):不要一根筋,要变通。
和(成事):刚柔兼济,“和”就是把事做成。
这考验我们的平衡力、变通力和把控力。
一、分寸:过犹不及,要把握好“度”
度就是管理中的综合平衡能力,有两个要点。
1.不要求满
什么叫不要求满?人生不得意十有八九,不管你最后做得多好,因为你的预设在发生变化。以前赚了100块钱,会很高兴,现在挣了100块钱,都没有特别感觉。
有一个叫做“贝克尔境界”的概念。贝克尔是德国的网坛明星,他退役的时候人家问到:“你怎么总能赢得比赛?有什么秘诀吗?”
贝克尔回答:“我在热身赛的时候主要是调节心情,而不是练习,面对比赛不要太兴奋,太兴奋就失常,但是也不能一点不兴奋。”
这里给我们的启发是:你在让部下做一个特别重要工作的时候,你要举重若轻,既要重视,又不要让他们太紧张。
比如说孩子中考、高考时,紧张他就失常了,但是一点都不紧张,也不行,所以得处于半兴奋状态。
激情过热,会把理智烧光。 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,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。我们只要把握好这个“度”,做事情的思路就会更清晰。
2.不要较真、不要钻牛角尖
这里是讲,我们要坚定而不固执,勇敢而不鲁莽,沉着而不寡断,机智而不诡诈。也就是说是要有理有据。
比如在交易的时候,一定要让对方觉得有所得,不要让对方感觉没办法,被迫跟你做交易,这个时候他一定想办法要挣脱你离开你。
我们的古人,在这时候会用“仁义”作为表达,讲究“买卖不成仁义在”,这就调动了人性中间比较感性的部分。
无论是交朋友、做生意、夫妻相处、情侣相处,一定是要让对方感到舒服,才有所得,这就是:成就别人,成就自己。
延伸阅读:
离职前,老板说“以后要回来的话,随时欢迎”,能信吗?
离职面谈时,老板说“随时欢迎回来”,到底是真心实意,还是一句客套? 其实,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两层意思:既可能是职场中常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