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职不到半年,凭啥他成了办公室C位

午休时间,茶水间上演了一场“社交天花板”与“社交地板砖”的相遇:

社牛同事凑近:“哇,你自己带饭啦?看起来好香!是自己做的吗?”

社恐同事小声:“嗯……对。那个……我先……”

社牛同事热情打断:“太厉害了吧!我早上根本起不来,你居然还有时间做饭!你家住得远吗?要是远的话还能坚持,我真的佩服!要不要一起吃饭?我点了肥牛饭,超好吃,分你尝尝呀!”

社恐同事内心OS:救……怎么聊不完?我只想安静吃完这顿饭……

职场就像一个小社会,同事的性格也千差万别——有些人仿佛天生拥有“社交牛X症”,而另一些人却似乎带着“社交恐惧症”,连日常沟通都显得吃力。我们邀请了四位不同社交属性的小伙伴,聊聊他们的职场生存实录。


网友“秋茶”:“每天上班,我都得先做心理建设。工作中特别怕和陌生人打交道,跟领导、同事说话也总忍不住紧张。我知道自己有点‘社恐’,但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我的工作了。上一份工偶尔需要对外对接,每次见面我心里都在疯狂纠结:‘我穿得得体吗?刚是不是说错话了?他表情怎么这样,是不是对我不满意……’这些念头反复冒出来,让我越来越想躲,最后干脆怕了和人交流。”

自猎解读:社交恐惧让很多人难以自在地沟通。这可能源于自信心不足、某些不快的经历或成长环境。但如果你愿意尝试改变,可以:发掘自己的优点,慢慢减少自我怀疑;平时多留意一些话题,方便交流时不冷场;学会接纳不那么完美的自己。最后,如果发现难以自我调节,建议主动寻求心理支持。


网友“身骑白马”:“我觉得,我结婚请客可能都凑不满一桌朋友……我自认比较‘淡’,不太想花力气去经营职场关系,有时间我更愿意一个人呆着,吃饭、看电影,把自己一个人的时间过好。工作上该沟通的就沟通,但有人说我太冷淡、只谈公事。我倒不太在意,工作嘛,做好本职、保持表面和谐就够了,没必要深交。”

自猎解读:能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是好事,但也别忘了:回头看看,是否也有值得珍惜的朋友或同事?哪怕不愿刻意维系关系,也请记得感谢那些曾对你释放善意的人。


网友“又嗨森了”:“我应该属于那种‘自来熟’型选手,跟不熟的人也能很快聊起来。我不怕人多的场合,还挺喜欢表达自己。感觉这性格在职场上挺吃香的:工作上遇到问题我能很快找到对的人解决;难搞的客户我也能聊得下来;在团队里基本不会冷场;公司里有什么新鲜事我也总是第一个知道……总之我觉得,对人主动一点、嘴巴甜一点,经常会有意外惊喜。”

自猎解读:这类人确实更容易适应职场,主动破冰、打通关节都是他们的优势。但要注意,“自来熟”也得有分寸,别不小心越过了别人的心理边界。记得留给他人适当的私人空间。


网友“花花要画画”:“我感觉自己有点‘社交模式切换’的能力——有时候安静得像自闭,有时候又能变话痨,在‘社恐’和‘社牛’之间反复横跳。切换的关键就看话题我是不是感兴趣、擅不擅长。因为态度反差太明显,同事和领导很快就摸清了我的偏好和短板……之后派活儿也总是那几类,虽然做得顺手,但偶尔也会想:是不是也该试试别的方向?”

自猎解读:这样的社交模式让你显得真实好懂,遇到靠谱的团队会很舒服。但如果遇到需要突破舒适圈的场合——比如陌生领域或面试环境,可能就容易露怯。建议在“收”和“放”之间找一个更平衡的节奏。

暂无介绍....

延伸阅读:

谈薪时要避开哪些坑呢?

总是抱怨公司开价太低?你有没有认真想过——或许问题根本不在于对方“抠门”,而在于你压根“不会谈薪”! 注意了,如果在谈薪...

自猎网 2025年9月2日
为什么你那么努力,老板还不给你加薪?

都说“高薪是跳出来的”,可为什么你跳来跳去,薪资却不升反降,甚至直接“扑街”? 别再把这一切简单归咎于“运气不好”“踩了...

自猎网 2025年9月2日
千里马是怎样被驴踢死的?

一则在世界经理人论坛引发近千名经理人热议的故事: 伯乐做了一个实验:将两匹千里马放进驴圈。其中一匹马心想:“既然落到这步...

自猎网 2025年9月1日
入职不到半年,凭啥他成了办公室C位

午休时间,茶水间上演了一场“社交天花板”与“社交地板砖”的相遇: 社牛同事凑近:“哇,你自己带饭啦?看起来好香!是自己做...

自猎网 2025年9月1日
离职前,老板说“以后要回来的话,随时欢迎”,能信吗?

离职面谈时,老板说“随时欢迎回来”,到底是真心实意,还是一句客套? 其实,这句话背后可能包含两层意思:既可能是职场中常见...

自猎网 2025年8月29日